扫码小程序
扫码体验小程序
下载无水印注音版PDF

《折桂令·赠胡存善》注音版PDF免费下载

zhé
guì
lìng
·
zèng
cún
shàn
(
yuán
)
wáng
zhī
wèn
fēng
zhì
xiù
chū
gān
kūn
gōng
zài
shī
shū
yún
qīng
yíng
líng
huá
xiān
rén
qīng
cǎi
yàn
zhào
tiān
rán
shí
yáo
zhǒu
hòu
míng
zhū
jué
miào
gōng
jiā
zhù
西
míng
dōng
dōu

注释

(1)胡存善:胡正臣之子,杭州人。一生从事于散曲的搜集、编辑工作。钟嗣成《录鬼薄》“胡正臣”条下说:正臣善唱词曲,其子存善能继其志。对他编辑元人乐府,评价很高。
(2)蛤蜊风致:指散曲的风格。《南史·王弘传附王融》:“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这是沈昭略看不起王融的话。后来,人们因以不合正统的、不合时宜的作为称为“蛤蜊风致”。当时从事杂、散曲等创作的文人,便将自己的这种爱好比喻为蛤蜊风致,以区别于从事正统的诗文创作的人。
(3)乾坤:指天地、阴阳等。
(4)云叶轻盈:像绿叶一样轻盈。
(5)灵华纤腻:像鲜花一样纤美。
(6)清癯:清瘦。
(7)采燕赵:指博采众家之长。燕、赵皆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名称,即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其地多出英雄、美女。
(8)天然丽语:未经加工改造过的本色俗语。
(9)姚卢:指姚燧和卢挚,是当时影响较大的散曲作家。
(10)明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的事物。在此喻指优秀的散曲作家或优秀的散曲作品。
(11)家住西湖:据《录鬼簿》载,胡存善是杭州人。
(12)东都:一般指洛阳。一说指元代东都大梁(开封)。

译文

试问胡存善的散曲作品风格如何?他天资灵秀,得天地之气,饱览诗书,从中采撷精华而进行创作;他创作的散曲如秋叶般轻盈,如春花般细腻,其文如人,清瘦精神,超凡脱俗。他博采众家之长,师法前贤圣哲,锻炼吐纳又出乎自然,显示出绝妙的创作功夫。正因为如此,他虽家居西湖,声名却远播东都。

背景

《折桂令·赠胡存善》此曲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文人之间互赠诗词历来是一种传统。胡存善是一位元曲家,作者欣赏胡存善的才华和人品,写此曲赠之。

赏析

《折桂令·赠胡存善》这首王举之写给胡存善的曲子,充满对胡存善才华和人品的赞美。
“问蛤蜊风致何如”作者在此以“蛤蜊风致”喻指胡存善散曲的风格。首句以问语提起,既显得生动活泼,轻松亲切,也暗含作者对胡存善的散曲风格表示赞赏。
“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两句是作者对胡存善的学识和曲风进行赞美。“秀出乾坤”是指胡存善天资聪慧,出类拔萃,吸收天地乾坤之灵气,涵养颇高。而他拥有如此好素质的原因是“功在诗书”。“功在诗书”不仅体现出胡存善的满腹经纶,而且也暗示了他十分勤奋。
“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这几句作者重在夸赞胡存善的散曲风格。作者把胡的元曲比作树上的叶子、美妙的花朵、清癯的人物。这三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比喻胡存善的散曲风格,形象而又生动。当然,这几句也并不仅仅是指胡存善的散曲风格,也是其人格的表现。在作者看来,胡存善脱俗,有灵气,精神干练。
“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这几句写胡存善善于吸收大家们的精华,学习各地散曲的特点,集各家之所长。这里提到“燕赵”“姚卢”,把散曲兴盛之地和散曲之名家与胡存善相提并论,也是赞扬胡存善学习他人的精华长处,所以才有了现在能写大俗大雅这样不同散曲风格的“绝妙功夫”。
紧接上句而来,胡存善“家住西湖,名播东都”。他住处在西湖,却盛名远扬。这里暗用了“洛阳纸贵”的典故,作者在此化用典故,是为了突出赞美胡存善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