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小程序
扫码体验小程序
下载无水印注音版PDF

《叨叨令·道情》注音版PDF免费下载

dāo
dāo
lìng
·
dào
qíng
(
yuán
)
dèng
bīn
xiǎng
zhè
duī
jīn
píng
shēng
hài
nán
hūn
jià
fēng
liú
zhài
bìn
biān
shuāng
tóu
shàng
xuě
shì
yán
wáng
guài
qiú
gōng
míng
tān
guì
jīn
zài
nín
shěng
de
me
nín
shěng
de
me
xún
zhǔ
rén
wēng
zǎo
máo
ān
gài
kōng
náng
bāo
guǒ
zhe
qiān
zhòng
gàn
lóu
dǐng
dài
zhe
shí
fēn
zuì
wèi
ér
shǐ使
jǐn
xiē
tuō
dāo
wèi
jiā
fèi
jǐn
xiē
dān
shān
nín
shěng
de
me
nín
shěng
de
me
zhè
zhǎng
shēng
dào
rén
huì
tiān
táng
yóu
rén
zào
rén
kěn
fēn
míng
dào
dào
tóu
lái
shàn
è
zhōng
bào
zhǐ
zhēng
zǎo
dào
chí
dào
nín
shěng
de
me
nín
shěng
de
me
xiū
xiàng
lún
huí
shàng
suí
nào
bái
yún
shēn
chù
qīng
shān
xià
máo
ān
cǎo
shě
dōng
xià
xián
lái
qiáo
huà
kùn
lái
zhěn
jià
nín
shěng
de
me
nín
shěng
de
me
shā
qiáng
fēng
qiān
zhàng
dān
jīng

注释

(1)叨叨令:曲牌名,北曲属正宫,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
(2)省的:省得,醒悟,懂得。
(3)也么哥: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也有写作“也波哥”“也末哥”的。在这两个重叠句句尾加上“也么哥”三字,是“叨叨令”的定格。
(4)茅庵:指道家修习的场所。
(5)空皮囊:比喻人的肉体躯壳。言人的躯壳是一个皮做的无底袋子。
(6)千重气:指人的各种欲望之气。
(7)干骷髅:形容人的干瘪的骨架,此处指身体。
(8)拖刀计:一种战术,在战斗中佯装不敌,拖刀而走,然后乘其不备,回身杀敌。此处比喻挖空心思,用尽计谋。
(9)担山力:搬掉大山的力气,比喻竭尽全力。
(10)长生道理:指道家求长生之道。
(11)轮回:佛教语,意思是众生生生死死,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
(12)渔樵话:捕鱼砍柴之间的交流,泛指生活中的闲谈。
(13)煞强如:比……强。煞,极甚的意思。
(14)风波:此处主要指政治风浪、宦海波涛。

译文

堆金积玉是平生的一大害,男婚女嫁也是一种风流债。等到鬓边头发如霜雪,引起阎王的责怪,再看看追求功名富贵的人如今在哪里?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应当早找个地方盖间茅屋居住。人的身体是一个装满了各种欲望的躯壳,这种种欲望使得人生充满了罪孽。为了子孙儿女的前程费尽心思,为了积累家财竭尽力气。你明白吗,你明白吗,世上有几人能参透道家长生的道理?上天堂下地狱,都是由人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可惜的是古人不肯把这一点说破。行善作恶到头来终须报,只差个早到和迟到。你明白吗,你明白吗,要好好做人,不能在六道轮回中随他闹。隐居在白云深处的青山下面,住在茅草屋里冬暖夏凉。闲暇时和樵夫渔夫话几句家常,困了就和衣睡在葫芦架下。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样的生活远远好过在极其险恶的官场里担惊受怕。

背景

元散曲中有许多题为《道情》的小令作品,其内容大都是劝世的作品,这组曲亦是如此。“道情”是唐宋以来以道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说唱艺术,原为道教布道的一种道歌,用来宣传因果报应、劝世行善等思想,也抒发道徒自我超脱尘俗的品格。后逐渐发展演化,得到文人的喜欢与参与,宋元时期,数量大增。元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促使汉族文人幻灭情绪的滋长,从入世、愤世,进而走向避世、玩世,这一时期兴起的全真教宣扬的离尘绝俗思想恰好切合文人的悲观厌世心理。于是,元散曲中就出现了大量叹世、警示、知足、悟迷、乐道、习隐的作品,不少文人拟作道情曲,抒写离尘绝俗、安贫乐道、警示顽俗的思想。邓玉宾是其中代表之一,其《正宫·叨叨令·道情》有四首,载于《太平乐府》卷一。

赏析

邓玉宾的散曲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大都是道家警世之语,但词格却很高。所以,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其曲如“幽谷芳兰”,也是赞叹他的散曲意境的超脱与辞句的飘逸。邓玉宾存世作品中有四首《叨叨令·道情》,其内容是对世俗生活的摒弃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讴歌。
第一首曲子是劝人看破红尘、鄙薄名利、求仙隐逸,虽有些消极颓唐,但其中包涵着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前四句是对世俗人生的否定。在作者看来,“堆金积玉”是害,“男婚女嫁”是债;“求功名贪富贵”,到头来只落得“鬓边霜头上雪”,被阎王责怪。还不如隐身山林茅庵,摒弃财色诱惑,归真返璞。此曲为劝世之作,面对的是芸芸众生,所以语言平易通俗,本色直白,“您省的也么哥”反复叠唱,强化了情感表达,警醒有力,颇有趣味。末句点明了道情的主旨,即劝人归大道,回归简朴自然,一句“求功名富贵今何在”的反问犹如当头棒喝,警醒世人。“您省的也么哥”的反问和“今何在”的反问接在一起,本已有十分强大的警示力度,再经迭唱,力度更大。
第二首曲子把世俗人生看作是苦累无边的罪孽,感叹世人看不透。曲的前两句和三、四句分别形成工整的对仗。这首散曲表达对世俗社会人生的摒弃,认为人生在世是苦累无边的罪孽警醒世人摆脱尘俗,寻求道家无欲无求的长生之道。曲子中的“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也说明曲子的目的是警悟世人。道情曲因其主旨而总是显得有些悲观失望,但对人世和人生的思考更为深广,粪土王侯鄙弃名利富贵的傲岸精神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独特的视角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这支小令语言浅白通俗又锋利老辣,有振聋发聩之势。运用俗语、口语,不失元曲的本色,在后期的散曲作品中尤为可贵。行文气势奔放,酣畅淋漓,有着现实和豪放的品格。
第三首曲子说明福祸不定善恶必报的思想,有警世劝善的作用。曲子中的“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也可说明曲子的目的是警悟世人。在元代的文学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迷信是极为普遍的,这给下层文人许多安慰,但也麻痹了人们的反抗意志。此曲虽也有善恶必报的思想成分,却不乏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的“天堂地狱由人造”一句和最后一句“休向轮回路上随他闹”使人如当头棒喝、催人猛省。这支小令语言警拔生动,浅白通俗,多用俗语、口语。作品流畅清新,活泼放逸。选词炼句而不着痕迹。
第四首曲子语句道出了主人公所以深居青山的真情实意,以“千丈”来形容狂涛巨浪,万分险恶,以喻仕途险恶,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灭顶之灾。邓玉宾的生平尚不可考,仅知他曾官“同知”。或许有过这样一段仕宦经历,使他看清了官场中互相倾轧、勾心斗角,虚伪奸诈、诬噬构陷的丑态。因此,他认为宁可蛰居山野,远祸避世,过着清闲自得的日子,也胜似那种朝不保夕、担惊受怕的官宦生涯。这支小令,清新秀丽,流露出超然自在的情味,警悟浊世,涤荡俗情,“如幽谷芳兰”(《太和正音谱》)那样淡雅自然。在音韵上此曲也颇具特色。“也么哥”二句为此调定格,除此外须句句协去声韵,韵脚前的二字又必须用“平平”,不可移易。此曲皆完全合律,而词意又十分自然畅达,仿佛信手拈来,却朗朗上口协律,堪称声文并茂。此曲写对归隐生活的神往和对仕途的厌弃。前四句淡雅自然,“有乐道徜徉之情”;末句“风波千丈”之喻,足以警世:两相对照,可见其悟世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