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小程序
扫码体验小程序
下载无水印注音版PDF

《梧叶儿·嘲贪汉》注音版PDF免费下载

ér
·
cháo
tān
hàn
(
yuán
)
míng
zhēn
chuān穿
zhe
chī
wén
qián
jiǎn
jié
chōng
dàn
kāi
kǒu
mèi
shén
líng
kàn
ér
xián
yàn
ài
qián
cái
shì
jìng
xuè
yíng
míng
zǎn
jīn
yín
dōu
zuò
chōng
huà
bǐng

注释

(1)梧叶儿:商调曲牌名,亦入“仙吕宫”。又名“知秋令”。小令兼用。北曲格律与南曲不同。此曲为北曲。
(2)昧神灵:欺骗良心。
(3)看儿女如衔泥燕:对待儿女像燕子衔泥一样的辛勤。
(4)无明夜:没日没夜的、不分昼夜地。
(5)攒:积攒,聚集。
(6)充饥画饼:喻谓财再多也是身外之物,到头来画饼充饥一场空。

译文

一粒米用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成几块来花,一言一行无不昧着良心。对待自己的儿女就像衔泥筑巢的燕子,辛辛苦苦;对待钱财则如同嗜血的苍蝇,丝毫也不放过。没日没夜地积攒着钱财,到头来还是画饼充饥一场空。

赏析

无名氏的小令《梧叶儿·嘲贪汉》讽刺贪汉——贪财之徒,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品文《蝜蝂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开头用两个极端夸张、但又似曾相识的具体形象——一粒米用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成几块来花,勾画出贪汉可笑可鄙的神态,一下子就触及到了这类角色重要的特点之一——悭吝。这种漫画手法是民间文学的讽刺作品中经常运用的,直截了当,泼辣痛快,形象鲜明,一语中的。“但开口昧神灵”,可以说是进而揭穿了贪汉性格的本质。他们为了钱财,无时无刻不昧着良心。“但开口”三字虽平俗然而深刻,把贪汉散发着铜臭的灵魂揭露无余,简单而透彻,一点也不含糊,也体现出民间语言的特色。接下来,作者用两个比喻形容贪汉两种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毫无二致的生活哲学:“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他们对待自己的儿女就像衔泥筑巢的燕子,辛辛苦苦,真是“甘为儿女作马牛”;对待钱财则如同嗜血的苍蝇,玩命地吮吸,丝毫也不放过。这两种态度,实际上都是这类人贪得无厌、极端自私性格的表现。他们不但为自己打算,从封建宗法观点出发,还得为子孙后代打算。为此,他们不惜损人利己,格外拼命地攫取钱财。这两句曲文,是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民群众对贪汉性格特征的高度概括,比喻通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都用得恰到好处。贪汉如此贪婪,结果却是:“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没日没夜的积累钱财,其实金银财宝,什么都不是,最后是“画饼充饥”,全是徒劳,一场空。至于为什么如此,作者没有明说,而是留给读者去体会。
《梧叶儿·嘲贪汉》这支小令讽刺的是社会上常有的人与事,这类人的下场,读者是能想象得出的。他们伤天害理,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到头来不是为财害身,就是被儿女牵累,甚至于贻害儿女,绝少有好结果。作者用“画饼充饥”的典故来概括他们的下场,余味无穷,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