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小程序
扫码体验小程序
下载无水印注音版PDF

《沉醉东风·闲居》注音版PDF免费下载

chén
zuì
dōng
fēng
·
xián
(
yuán
)
zhì
guò
fēn
zhòng
guā
hàn
shí
yǐn
shuǐ
jiāo
gòng
tián
shè
wēng
shuō
zhuāng
jiā
huà
pén
biān
zhuó
jiǔ
shēng
zuì
qián
kūn
rèn
gāo
liǔ
qīng
fēng
shuì
shà
qià
le
绿
shuǐ
qīng
shān
zǎo
lái
dào
zhú
máo
shè
rén
jiā
huā
pàn
kāi
cūn
jiǔ
cáo
tóu
zhà
zhí
chī
de
qiàn
qiàn
zuì
le
shān
tóng
quàn
bái
shàng
huáng
huā
luàn
chā
xué
shào
píng
qián
zhòng
guā
xué
yuān
míng
xià
zāi
huā
xuán
záo
kāi
hàn
dàn
chí
gāo
shù
jià
mēn
lái
shí
shí
dǐng
pēng
chá
shì
fēi
kuài
huó
shà
suǒ
zhù
le
xīn
yuán

注释

(1)畦:田垠。
(2)田舍翁:种田的人。
(3)瓦盆:古时一种粗陋的酒具。
(4)乾坤:天地。
(5)睡煞:睡过了头。
(6)恰:刚才。
(7)那答:那块,那边。
(8)早来:已经。
(9)槽头:酿酒的器具。
(10)欠欠答答:疯疯癫癫,痴痴呆呆。形容醉态。

译文

雨过后便分畦种瓜,天旱时就引水浇麻。平时和几个老农在一起,谈论谈论庄稼。在瓦盆边饮酒度日,醉乡中觉得天地是如此之大,只管在高柳下吹着清风睡觉吧。刚刚离开那边的绿水青山,又来到了竹篱茅屋的农舍。路边野花盛开,新酿的村酒香气浓烈,直喝得人东倒西歪。喝醉了山童也不管我,摘下路边的菊花,在白发上乱插。学习邵平在山坡前种瓜,效法陶渊明在篱笆下栽花。很快就凿开荷花池,高高地搭起荼蘼架,郁闷时就拿石鼎烹茶。没什么对和错,也不去心猿意马,这样的生活真快活。

赏析

首曲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农家乐,种瓜与浇麻,关心生产,关心老农与庄稼。既有生活情调,又有社会内容,昭示出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表现出他不满当年时局,不愿与浊世中的政治交涉,宁可到醉梦里去寻找心灵的栖处。
在第二首小令中,有青山绿水,又有村野农舍,路边野花盛开,纯净朴实,又充满生机。村头正新酿美酒,酒香四溢,为平面化的自然山水增添了更丰富的层次。作品中的人,也是田园风光里的动人元素。村人正在酿酒,辛勤劳作,自食其力。这画面散发出心理的宁静乃至安乐,如陶渊明所写“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村里的孩子看“我”喝酒大醉也不干涉,显露出的也是一种天真与从容小令中的“我”是整个作品的核心,既是田园生活的观照者,也是参与者。他信步漫游,自在流连。看看野花,大口喝酒,直喝得酩酊大醉。喝醉之后,满头胡乱插着黄花。虽已年老头白,却仍旧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海醉于美酒和美景中;喝酒是喝得“欠欠答答”(意即疯疯癫癫、痴痴呆呆),戴花是满头“乱”插,这些词语,意态横生,写出醉态,也写出狂态。白头与黄花、惺忪醉眼,相映成一派烂漫,表现出他无拘无束的心灵。此外,黄花往往被用来特指菊花。如北宋黄庭坚有《鹧鸪天》词:“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又如李清照《醉花阴》写重阳赏菊,自伤“人比黄花瘦”。因此,老者满头菊花,又象征他高雅的情趣与节操。这正与这个无争斗、无纷扰、无是非的田园相契合共同组成了一个理想世界。这首散曲大量使用俚俗日语,如“那答”“早来到”“欠欠答答”等,形象生动,使全曲洋溢着欢快活泼的气氛。同时青山、绿水、白发、黄花、童颜稚子与苍颜老者,组成了一幅形象清晰、色彩鲜明的画面。
末曲开始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学邵平坡前种瓜:《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诸君皆贺,邵平独吊。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邵平以为名也。”后人以“邵平种瓜”比喻隐士高蹈远引的生活道路。学渊明篱下栽花: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处喻指隐士高尚闲雅的隐居生活。作者向往在平凡的日子里,像邵平那样在山坡前种几株瓜秧,像陶渊明那样在篱笆下栽几棵菊花。一会儿去挖开一片池塘让荷花在其中生根,一会儿又去高高地搭起架子让荼䕷花在上面攀援。无所事事之后就坐下来用石鼎煮水,泡一壶茶细细地品尝。这样远离风波、宁静无忧的生活真是快活啊!它令人忘却了俗世的种种企盼和妄想。曲子以一种平淡而真切的语气,道出了作者对宁静无为生活的真诚渴盼,表达了作者对入仕生活紧张、疲倦、忧虑、烦恼的厌弃。但这种“乐隐”的闲居生活,对卢挚来说,不过是“了却公家事”后的一种暂时享受。
卢挚向往隐居生活,笔下的田园就是寄托他归隐理想的形象化图景。那种天机自流的美景,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无不令人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