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小程序
扫码体验小程序
下载无水印注音版PDF

《耍孩儿·借马》注音版PDF免费下载

shuǎ
hái
ér
·
jiè
(
yuán
)
zhì
yuǎn
jìn
lái
shí
mǎi
shāo
mìng
ér
bān
kàn
chéng
ài
zhú
xiāo
shàng
cǎo
liào
shù
shí
fān
wèi
biāo
pàng
féi
dàn
yǒu
xiē
huì
què
zǎo
máng
shuā
wēi
yǒu
xiē
xīn
qín
biàn便
xià
yǒu
děng
zhī
bèi
chū
yán
yào
jiè
duì
miàn
nán
tuī
shā
lǎn
shè
shè
qiān
xià
cáo
chí
chí
bèi
hòu
suí
fèn忿
fèn忿
lǎn
ān
lái
bèi
chén
yín
le
bàn
shǎng
xiǎo
shì
tuí
rén
zhī
zhī
yòu
shì
jīng
dào
rén
gōng
wǎn
rén
xiū
liù
shā
ā
西
péng
xià
liáng
chù
shuān
shí
jié
jiǎn
píng
chù
jiāng
qīng
qīng
nèn
cǎo
pín
pín
de
wèi
xiē
shí
jié
dài
sōng
sōng
fàng
zuò
de
kùn
kāo
bāo
ér
kuǎn
kuǎn
qín
zhe
ān
pèi
láo
zhe
bǎo
dèng
qián
kǒu
ér
xiū
shā
shí
jié
wèi
xiē
cǎo
shí
jié
yǐn
xiē
shuǐ
zhe
xiū
shǐ使
zhān
sān
shān
xiū
shǐ使
biān
lái
zhuān
shàng
xiū
jiào
wěn
zhe
yǒu
kǒu
huà
míng
míng
bǎo
shí
xiū
zǒu
yǐn
shí
xiū
chí
shā
pāo
fèn
shí
jiào
gàn
chù
pāo
niào尿
chuò
shí
jiào
jìng
chù
niào尿
shuān
shí
jié
jiǎn
láo
zhuāng
jué
shàng
shàng
xiū
yào
zhuān
kuài
guò
shuǐ
chù
yào
jiàn
zhè
zhī
rén
shì
yún
zhǎng
chì
zhuī
sān
shā
yǒu
hàn
shí
xiū
yán
xià
shuān
xuàn
shí
jié
xiū
jiào
jìn
zhe
tuí
ruǎn
zhǔ
liào
cǎo
zhá
shàng
shí
kuǎn
shēn
lái
sǒng
xià
shí
xiū
jiào
zǒu
xiū
dào
rén
hán
suì
xiū
jiào
biān
biāo
zhe
yǎn
xiū
jiào
biān
sǔn
máo
èr
shā
jiè
shí
è
le
xiōng
jiè
shí
fǎn
le
miàn
ér
xíng
zhǔ
dīng
níng
ān
xīn
jiāng
shuā
zi
dāo
zuò
tàn
de
shēng
zhǎng
āi
āi
yuàn
yuàn
qiè
qiè
bēi
bēi
shā
zǎo
chén
jiān
jiè
píng
西
pàn
wàng
mén
zhuān
děng
lái
jiā
nèi
róu
cháng
cùn
cùn
yīn
duàn
ěr
pín
pín
tīng
dào
shēng
hǎo
zǎo
liǎng
lèi
shuāng
chuí
wěi
méi
dào
méi
dào
tuī
xià
de
tuī
xià
de
qià
cái
shuō
lái
de
huà
jūn
zhuān
kǒu
wéi
jiè
le

注释

(1)般涉调:宫调名,元曲中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
(2)耍孩儿:般涉调的一个曲牌名,也在正宫、中吕、双调的套数里运用,但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
(3)蒲梢骑:古代良马的名字。《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
(4)气命儿般:性命儿似的。
(5)逐霄:每夜,夜夜。
(6)膘息:马肥叫膘息,是说皮里肥肉相接。
(7)设设:形容懒洋洋的样子。
(8)鞴:套上马鞍叫鞴。
(9)颓人:骂人语,犹言“鸟人”“鸟汉”。
(10)尻包儿:指马背上的鞍。
(11)款款:慢慢地。
(12)辔:马勒头和马缰绳合起来叫辔。
(13)宝镫:马鞍两旁足所踩者。
(14)麄毡:粗毛,指马脖上的鬣毛。麄,同“粗”。
(15)三山骨:指马身上突出的骨骼。
(16)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云长是三国关羽的字;益德,应为翼德,是张飞的字。关羽的坐骑叫赤兔追风马,张飞所乘之马叫乌骓。
(17)渲时节休教浸着颓:替马洗刷时不要让冷木浸着它的生殖器。渲,洗刷:颓,雄性生殖器。
(18)忒寒碎:过分地寒酸和琐碎。忒,方言,太,过于。
(19)颩着:戳击着。
(20)鞍心马户将伊打:“马户”乃“驴”的拆字,“刷子去刀”乃“屌”字。“驴屌”是骂人的话。
(21)好去:犹今言“好走”。
(22)忒下的:太下作。下,南方方言,元杂剧里常见。此处作“下作”解。

译文

近来买到一匹好马,对它像性命一样看待爱惜。每天晚上都要数十次喂草料,喂养得膘肥马壮。只要有一点脏污就赶忙刷洗,它稍微有点劳累就下来不骑。却有那种无知无趣之人,出言要借我的马,当面不好推却。懒洋洋地把马牵下马槽,慢腾腾地在马背后跟随,气忿忿地拿起马鞍作准备。我沉吟了半晌爱说不说,不晓得这鸟人知道不知道。他又不是不精细的人,不会不知道“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吧。不骑的时候你栓在西棚下凉爽的地方,骑坐的时候挑选地皮平坦的地方。要用青青的嫩草频繁地喂养。休息的时候肚带放松放松,怕坐得累了马鞍要慢慢地移动,要时常注意鞍和辔,要牢牢地踏着宝镫,不要用力拉住缰绳把马口往上提。马饥饿的时候要喂些草,口渴的时候让它饮些水,擦皮肤不要让马脖子上的鬣毛弯曲。三山骨不要用鞭子来打,不要让马蹄中垫入了砖瓦。有句话你须明确地记住:吃饱时不要跑路,喝水时不要奔驰。马拉屎让它去干燥的地方拉,撒尿时让它去干净的地方撒,栓系的时候挑选个牢固的柱子栓系。走在路途上不要踏着砖块,过水的时候不要践踏起泥土。这马知道人的情义,就好像关云长的赤兔马,张翼德的乌骓马。有汗的时候不要在屋檐下栓系,洗刷的时候不要浸着生殖器,草料要煮软铡得精细。上坡时慢慢地把身子耸起,下坡时不要让它走得快疾。不要说人家太琐碎,不要让鞭子甩着马眼,不要让鞭子擦损毛皮。不借给你坏了兄弟人情,不借给你伤了朋友面子。马儿啊嘱咐你叮咛你,你要记住:他不会打你的,如果打你,那他无疑就是个“驴屌”。哀怨悲切地长叹一声,真是哀哀怨怨,悲悲切切。想想早晨间把你借给他,太阳落西山就盼望你归,靠着门专门等你回到家里,柔肠寸寸因为马而断,侧耳频频地倾听马嘶鸣。说一声你好好地去吧,早已经两眼泪垂。真是没道理啊,没道理;真是太下作了,太下作。刚才说的话你一定要用心记住:一口气全部依从才借给你。

背景

元代人按照不同民族和地区被严格地划分了等级,所谓“人分四等”。广大的汉族人民忍受着前所未有的非人待遇和沉重压迫,完全沉沦到社会底层,在民族歧视政策下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他们的生命财产毫无安全保障,蒙古统治者采用血腥的暴力统治手段和政治高压政策,将他们变为奴隶,肆意侵占他们的财产,剥夺他们的生命,摧残他们的精神。在快马弯弓的武力胁迫下,弱肉强食的悲剧不断上演。蒙古民族“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仍具有明显的人类原始性,吃、穿、用皆取之于动物。因此,杀伐乃是其获得生存资料的唯一手段。游牧民的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取向:崇尚强力。他们视人命”如草芥,凶悍横暴,贪财重利,形成了强力、享乐的文化传统。元朝统治之初,统治者就带着对汉人的极度不信任,极其野蛮地践踏了汉族古老的农业文明,使许多汉族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家园,居无定所,成为漂泊流浪的天涯沦落人,一无所有,过着人不如马,生不如死的悲惨生活。元朝还有许多限令和刑法,制定了一些加大加深民族歧视的条款,如汉人不能拥有马等,违者处死。因此拥有马就成为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标志,成为被他人欣羡敬仰的理由。这就是此曲中表现的爱马心理的社会根源。

赏析

此曲可以说是一颗风姿独特的奇葩,它以代言体的形式,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个爱马如命的吝啬人的形象。
这支套曲描写的是一个借马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借马的场面。套曲通过这一场面的描述,刻画了一个爱马如命的人,以及他不忍割爱的心理状态。这人买了匹好马,便惜马如命,百般爱护。偏有那“不晓事”的人来借马,这便如同要掏他的心窝一般。他实不愿把马借给他人,但又怕伤了朋友脸面,于是他内心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和钻心的刺痛。这些都通过他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地向借马人叮嘱关于养马、骑马的注意事项表现了出来。马还在身边,却预想到马被人借走后,他倚门等待马归来的情景,以至于“柔肠寸断”,“两泪双垂”。这个细节十分夸张,也极具幽默效果,把人物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最后反复用“没道理”“忒下的”,进一步刻划马主人吝啬的心态。此曲诙谐滑稽,充满喜剧色彩。作者刻画人物用的是漫画笔法,但同时又是精雕细刻,曲中的喜剧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产生很好的喜剧效果。
喜剧效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故意夸大、强化所表现对象的某些特征,使它与人们通常模式、生活情理构成鲜明的反差。如写马主人爱马如痴,突出他对马的超乎常情的爱怜。马的职能本来就是代人助步的,但主人却要“微有些辛勤便下骑”,宁愿自己走路绝不加重马的负担。朋友间借马一用,本属生活中正常现象,可主人却视为大逆不道,不仅给人当面难看,而且指桑骂槐,出言不逊。马要被人借走,却像生离死别一样,反反复复的絮道,不厌其烦的叮咛嘱告,那份哀伤、悲痛、珠泪双垂的样子,真像死了亲朋故友一般。这些过分、夸张的描写,无疑是超越常规、不合理的。当人们用通常的行为规范、生活情理来衡量时,都会察觉出这位马主人的迂腐。他的痴呆,他的反常滑稽、诙谐、可笑,构成了这套曲子的喜剧风格。
对于借马者,除了马主人在心里骂他之外,别无描写。但马主人与马难舍难分的矛盾是他引起的,马主人的那么多嘱咐是对他说的,马主人与马难舍难分的种种表情,他是亲眼看见的。因而越到后来,读者越关心这个人物。他最后是否牵走了马,作者没有写,这就更激起了读者的无穷想象。
这首套曲是马致远散曲中的杰作。它不仅在题材方面突破了散曲言情写景的局限,具有开拓之功,更主要的是在创作艺术方面作出了贡献。这就是用第一人称代言体,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细节描写,有旁白、背唱,通过马主人的语言、心理活动和神态、行动等等。从多方面去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诙谐幽默。既入情入理,又风趣而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