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小程序
扫码体验小程序
下载无水印注音版PDF

《随园记》注音版PDF免费下载

suí
yuán
(
qīng
)
yuán
méi
jīn
líng
běi
mén
qiáo
西
èr
xiǎo
cāng
shān
shān
qīng
pēi
tāi
liǎng
lǐng
ér
xià
qiáo
ér
zhǐ
wān
yán
xiá
cháng
qīng
chí
shuǐ
tián
yán沿
wèi
shí
qīng
shān
nán
táng
shǔ
suǒ
xiǎng
fán
jīn
líng
zhī
zhě
yuē
huā
tái
西
nán
yuē
chóu
yuē
zhōng
shān
dōng
yuē
chéng
dōng
běi
yuē
xiào
líng
yuē
míng
dēng
xiǎo
cāng
shān
zhū
lóng
rán
shàng
fán
jiāng
zhī
yún
yān
zhī
biàn
fēi
shān
zhī
suǒ
zhě
jiē
shān
zhī
suǒ
yǒu
kāng
shí
zhī
zào
gōng
shān
zhī
diān
gòu
táng
huáng
liáo
yuán
yǒu
shù
zhī
qiān
zhāng
guì
qiān
rén
yóu
zhě
rán
shí
yuē
suí
yuán
yīn
xìng
hòu
sān
shí
nián
zǎi
jiāng
níng
yuán
qīng
tuí
chí
shì
jiǔ
náo
qín
yàn
zhī
kěn
bǎi
huì
xiè
chūn
fēng
néng
huā
rán
ér
bēi
wèn
zhí
yuē
sān
bǎi
jīn
gòu
yuè
fèng
qiáng
jiǎn
yuán
yán
gǎi
suí
gāo
zhì
jiāng
lóu
suí
xià
zhì
tíng
suí
jiàn
zhī
qiáo
suí
tuān
liú
zhī
zhōu
suí
zhī
lóng
ér
zhuì
fēng
xiù
suí
wěng
ér
kuàng
shè
yào
huò
ér
zhī
huò
ér
zhǐ
zhī
jiē
suí
fēng
shā
jiù
shì
jǐng
ér
zhī
yāo
zhě
réng
míng
yuē
suí
yuán
yīn
luò
chéng
tàn
yuē
shǐ使
guān
yuè
zhì
yān
shǐ使
zhì
yān
èr
zhě
jiān
guān
ér
yuán
zhě
bìng
xiāng
tíng
shēng
méi
jūn
shū
shǐ
suí
yuán
wén
zhī
yuē
jūn
zi
shì
shì
rán
zhī
shì
shì
yuán
zhī
jiǔ
jiǔ
suí
zhī
ér
liǎng
zhī
zhě
zhī
zhī
jìng
guān
yuán
yuán
zhī
sān
yuè

注释

清凉:山名,在南京市西。又名石头山。山上昔建有清凉寺,南唐建有清凉道场。相传为避暑官。寺已废。胚胎: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
雨花台:在南京市中华门外。相传南朝梁时期天监年间(502—519)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花,因而得名。
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门外,相传为南齐时莫愁女居处而名。然而莫愁湖之名实始见于宋代。
钟山:在南京市中山门外。又名金陵山、紫金山、蒋山、北山。是南京主要山脉。
冶城:故址在南京市水西门内朝天宫附近,相传吴王夫差冶铁于此,故名。
孝陵:在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麓,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
鸡鸣寺:在南京市区北鸡鸣山,梁时与此始建同泰寺,后屡毁屡建。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在其旧址建鸡鸣寺。
堂皇:广大的堂厦。
荻:即“楸”。落叶乔木,干直树高。“树之荻千章”是说楸树千株,“章”通“橦”,大木林。
舆台:地位低贱的人。嚾呶,叫喊吵闹。
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
蓊(wěng)郁:茂盛浓密貌。
宦(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
夭阏(è):《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香亭:袁枚弟袁树。湄君:袁枚外甥陆建,字湄君,号豫庭。
苏子: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下面的引文出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相易:互换。
己巳:1749年(乾隆十四年)。

译文

  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称得上金陵名胜的,南边的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边有钟山,东边有冶城,东北有孝陵,叫做鸡鸣寺。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来一样。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里面的房屋被改成酒馆,楼台喧嚣,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圆同音,但意思变了。
  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辞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坐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己巳年三月写此文。

赏析

  《随园记》写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1745年(乾隆十年),袁枚买下了原江宁织造隋赫德的隋园。加以葺治,改名随园。1748年(乾隆十三年),他辞官居园中。从此以后,退出仕途,徜徉于山水烟霞之中,吟诗作文,结交士子权贵,几乎长达半个世纪。
  随园的兴建,主要出自建筑家武龙台的手笔,但全园的布局均出自袁枚的策划。这篇园记没有细讲园景,只是记叙治园的经过与取园名“随”的含义,而这些正是随园布局的主导思想。袁枚后来又作了多篇记文,主要也是记述自己享受山水之乐的感受及因此而产生的对人世变化的喟叹。
  这篇记文,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显得郑重之至。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作者的趣味,表现了作者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生活的憧憬。
  袁枚的记游一类文章与他的传记文不同,一是力求简洁,一是注重铺陈场景与刻绘人物。这种相体运笔的方法,正是对韩愈、柳宗元散文作法的继承。